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12-26
①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大数据系统的搭建、配置、管理和运维等知识理论与基本业务操作技能,具备大数据系统运维、大数据分析挖掘、大数据应用开发能力,面向各计算机与互联网企业、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等各大数据相关产业机构,从事相关企业大数据软硬件系统运维;大数据采集、清洗、建模与分析;大数据应用开发;监控、管理、保障大数据安全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②专业特色
1.深度校企合作,共育高质量技能人才。依托IT行业,与福建中锐、中科曙光、大连东软等多家企业合作,校企联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现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终身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知识与技能一体化、学校与企业一体化,专业与行业一体化,教师与行业专家一体化,学生与工作岗位一体化。
2.突出金融背景,优化专业课程。发挥我校金融背景优势,紧贴金融行业发展趋势,基于目前较为热门的互联网金融、金融信息安全和智慧金融等方向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的更新。
3.创新培养机制,探索实施“1+X”新型培养模式。是吉林省教育厅大数据分析与应用1+X证书试点牵头院校。贯彻执行“1+X”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对接,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融入模拟实训、岗位实习,实现工学交替;自2020年启动1+X阿里巴巴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每年通过率皆为100%。
4.以赛促学,以学提能。鼓励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技能大赛,强化专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我意识
5.就业前景广,学历提升途径多。本专业注重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知识培养,并注重未来持续能力培养,就业前景广,为“专升本”、硕士研究生等继续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③核心课程
Python程序设计、Hadoop安装部署、数据采集与网络爬虫、数据挖掘技术及应用、数据可视化技术、Hadoop大数据开发与数据分析、MySQL数据库、Linux操作系统筹。
④专业负责人
戚爽,女,理学硕士,副教授,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省双师型教师。1982年生,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吉林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负责人,曾荣获吉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二、三等奖,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吉林省二等奖,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省微课教学竞赛二、三等奖、团体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技能竞赛获一、二等奖,省级职业技能大赛获奖近20项,主持参与省校级教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教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EI论文2篇,中文核心3篇,主编教材4部,参编4部。 |
⑤实验实训基地/校企合作
按照统筹规划、深度合作、师生共培、全面开放和资源共享的原则,学院与中科曙光校企合作共建新工科智慧创新实训中心,打破校园的围墙和界限,把企业项目引入学校,把专业融入进产业链,中心已建设成为“产业契合度高、校企合作紧密、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师资队伍水平高、教学资源丰富”的综合性实习实训基地。学院还与锐捷网络、国软利达、阿里集团等多家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⑥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计算机与互联网企业、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等大数据相关产业机构,从事企业大数据软硬件系统运维;大数据采集、清洗、建模与分析;大数据应用开发;监控、管理、保障大数据安全等岗位工作。
⑦优秀校友
侯铭泽:2022届毕业生,目前就职于吉林省惠智同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持股监事兼小明到家家政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在校期间任大数据1902班班长,所获奖项:2020年获得优秀学生干部;2021年获得优秀十佳大学生;2021年获得战疫青春优秀志愿者干部兼优秀网文作者;2022年获得优秀毕业生。 | |
王博宇:2022届毕业生,目前就职于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岗位为渗透测试工程师。 在校期间任大数据1901班班长,所获奖项:2019年通过阿里云“大数据1+x初级认证”;2020年通过RHCE红帽认证中级工程师;2021年通过HCIP-华为认证ICT高级工程师;2022年通过CSIP-PTE国家认证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渗透测试工程师;连续三年获得奖学金并获得“优秀班级干部”“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 |
张馨予:目前就职于一汽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任职运营支持专员。 在校期间曾任职文艺部部员;2020年荣获信息科技学院二等奖学金;2021年荣获信息科技学院二等奖学金。 |